创业要三思而后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中国道路的每一步开拓,都是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华文化的实践探索。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序厅内,600平方米的《长城颂》巨幅漆画壮丽雄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风雨如晦风雨兼程,大道如砥大道直行。借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的治理思想,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完整有序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透过这部权威著作,人们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旁征博引、取精用宏中,深刻感受思想的伟力,体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华文化智慧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的历史自觉与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年轻干部要具备七种能力,其中位列第一位的是政治能力。
能否正确理解政治三力,能否准确把握政治三力,能否精准实践政治三力,都是政治能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志。党组织选拔任用干部,首先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说到底就是看政治能力强不强。政治三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回应政治能力时代要求的系统构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最本质的特征。
培养政治能力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能力素质的重要内容,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传承并弘扬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个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治理论伴随政治实践的发展而创新。
相比于政治素质、政治觉悟等传统提法,政治能力及其政治三力这些新提法带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和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同时,政治三力的理论逻辑还体现了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样本主题,体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创新,完善了丰富中国智慧的理论体系。要始终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政治上的老实人、明白人,不做政治上的两面人。这个重要论断包含着多重维度的逻辑关系:从内在逻辑而言,将政治能力的内涵维度进一步细化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而有效构成政治三力。
政治三力的新理念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理论创新的重视,也体现了用理论阐释政治能力的丰富实践,用理论指导政治能力的日常实践,用理论引领政治能力的创造性实践。政治三力是对政治能力的精准化、丰富化、系统化,在丰富政治能力的科学内涵,完善政治能力的构成要素,健全政治能力的测量指标体系等方面体现了理论创新。在政治三力的内在逻辑方面,政治判断力是出发点是前提,政治领悟力是着眼点是基础,政治执行力是落脚点是根本。深入运用政治三力的实践逻辑。
深刻领悟政治三力的理论逻辑。政治执行力有利于维护中央权威,贯彻中央精神,落实具体措施。
实践是理论之源,党员干部将政治三力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引领实践是根本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所以,讲干部素质,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履行政治责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需要深刻把握政治三力的多维逻辑,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深化认识政治三力的时代逻辑。从政治能力概念的提出到进一步演化成政治三力理念,既是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政治觉悟在能力方面的创造性转化和实践运用,也有效将政治能力融入党员干部能力体系之中。党组织选拔任用干部,首先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说到底就是看政治能力强不强。政治三力需要全面、整体、系统地理解并把握其价值逻辑。
能否正确理解政治三力,能否准确把握政治三力,能否精准实践政治三力,都是政治能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志。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政治学与法学教研部教授本文系广州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与创新研究新型智库重点课题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三力的实践逻辑体现在政治能力要靠政治行为的实践来检验和运用。
政治三力的提法回应时代之问,满足时代之需,切中了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和党性锻炼的典型问题和实践路径,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理念的与时俱进和守正创新。政治三力的价值逻辑体现在先进性、高标准、严要求,不是可有可无,不是可先可后,不是可多可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及其政治三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提出明确要求。政治判断力有利于辨别政治是非,防御政治风险,站稳政治立场。讲领导能力,第一位的是政治能力。《习近平著作选读》重要篇章强调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讲政治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讲政治必须提高政治领悟力,讲政治必须提高政治执行力。在政治三力的外在逻辑方面,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整体和个体、一般和具体的逻辑关系。
政治三力要求重视政治中的制度因素、个体群体因素、文化心理因素、实践情景因素,有利于丰富政治能力的理论体系。深彻理解政治三力的价值逻辑。
政治领悟力有利于加强政治学习,理解政治主张,增强大局观念。当前,要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著作,在实践中减少对政治能力的认识误区、思想误区、行为误区。
做到更加坚定政治理想,明确政治方向,顾全政治大局,遵守政治纪律,站稳政治立场,加强政治历练。政治三力的实践逻辑还体现在找到符合各级干部特点和岗位特点的提升路径,打造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年轻干部要具备七种能力,其中位列第一位的是政治能力。政治三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回应政治能力时代要求的系统构建。
政治三力的多维逻辑构成一个系统,理论逻辑要用先进理论来引领和丰富政治能力,时代逻辑要用时代观察和阐释政治能力,价值逻辑要用价值意义来赋能政治能力,实践逻辑要用实践来检验和运用政治能力。践行政治三力,需要提升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政治判断力,增强对国之大者的政治领悟力,推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执行力。
政治能力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具备的首要能力。政治能力是政治制度发展、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化影响、政治生动实践在理论创新方面的综合作用结果。
党员干部提高政治三力是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从外在逻辑而言,将政治三力的要求涵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两个重要维度。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